close

每件產品皆通過設計師對品質與美感的最高要求成為打造完美空間最重要的基礎,集結各領域頂尖人才的團隊,密切掌握時尚前線動態
提供給客戶群並符合健康、時尚、環保的建材更是首選我們提供客戶品質保證
各種類材料:進口超耐磨、SPC石塑防水耐磨地板、國產海島型、稀有實木地板、專屬訂製地板、專業施工、細心保固

請立即點擊下方圖片了解更多細節吧!

RRR78121HHH15WDGG554

 

多年來,東莞家居產業以精湛的成品家具做工和成熟的品牌而在業界聞名。近年來,東莞家居企業加速向定製和整裝領域進發,並成為該領域內異軍突起的一支勁旅。近日,國際名家具(東莞)展覽會總經理方潤忠帶著組委會相關工作人員參觀相關企業展廳,深入調研家居企業涉足全屋定製、全屋整裝的成功經驗和模式探索。 ... 大力度轉型定製與整裝 進入名家具展9號館——名家居世博園主題館的城市之窗「易格」展廳,最先看到的是一排高高的柜子。城市之窗集團副總裁湯敏介紹,這個柜子是通過定製疊加上去的,可以根據客戶的需求調整高度。 據介紹,作為最早探索全屋整裝的成品家具企業之一,目前城市之窗的15個系列品牌已經全部融入了定製產品,衣櫃、櫥櫃、酒櫃、電視櫃等定製產品一應俱全,不僅每個系列都有了樣板房,而且每個系列從高配到低配分為三個檔次,完全破解了精裝房的難題。 而在萬恆通集團的總部展廳,陳列的十餘個聖蒂斯堡系列品牌當中,不管是以成品為主的美式現代、經典美式,還是以意式極簡全實木品牌「里奧」,都融入了定製產品。 據萬恆通集團全屋定製部營銷經理陳明亮介紹,「里奧」是萬恆通集團打造的以定製產品為主的品牌,其他成品系列也將陸續改造展廳,融入更多的定製產品。 湯敏表示,早幾年定製家居已經搶了成品家具的一部分市場份額,其中最明顯的就是諸如衣櫃、書櫃、酒櫃之類的櫃類產品。城市之窗做定製,初衷就是要把原來屬於成品家具那部分的份額拿回來。 對於這一觀點,陳明亮感同深受:前幾年全屋定製發展非常迅猛,成品家具的櫃類產品逐漸被定製類品牌吃掉了份額,單品類櫃類產品很難賣出,如果不轉型,主要只能賣餐桌、沙發、床,銷售直線下滑。 正因如此,萬恆通四年前開始走全屋定製這條路,主要就是針對那些願意購買聖蒂斯堡活動家具並且能夠接受全案的客戶,為他們提供定製產品,從而做大客單值。 而城市之窗集團董事長王東升、萬恆通集團董事長王健文對於未來的發展趨勢都有同一個判斷,未來家居企業一定要把消費者的整個「家」做起來,成為以設計為驅動的一站式家居服務商。 正因如此,城市之窗、萬恆通都在打造軟硬裝一體化。城市之窗東莞厚街整裝中心、溫州整裝中心均在2019年開業,並且取得了很好的業績。 湯敏說,事實也證明城市之窗布局整裝這條路是走得對的,疫情期間,城市之窗仍然簽了數個客單值達兩三百萬的整裝大單。 ... 藉助定製與整裝拓展銷售渠道 近年來的行業現狀,也印證了王東升和王健文的判斷。目前,家具終端銷售包括定製家居又被各種模式切割份額,房地產公司、裝飾公司、全屋定製企業、軟裝企業等紛紛涉足整裝領域。2019年,家具行業進入了低速增長期。 旅人部落設計總監鄧衛波分析,現在裝修消費人群的主要特點已經轉型升級,購買順序是先買固裝產品再買移動家具,而且不一定到專賣店,很大一部分已經被前端截流。 成品家具轉型全屋定製、全屋整裝,直接關係到未來的生存問題。特別是經銷商,如果做不了固裝服務,不到現場量尺,很可能就被市場淘汰。 轉型過程是痛苦的。對企業如此,對經銷商亦如此。 湯敏認為,在新的行業形勢下,家居行業都在推整裝、全案,定製是企業繞不開的坎。在一站式的家居服務當中,定製只是其中一個環節,整裝模式才是家具行業需要實現的一個重要目標。 據湯敏介紹,城市之窗進入定製領域的時候,很多定製品牌已經做了很長時間,而且定位的客戶群體主要是剛需,但城市之窗的產品不僅有剛需產品,也有高端產品,不僅僅要滿足一個層面的消費需求,從剛需型住房,到改善型住房和高端豪宅的需求都要滿足。所以確實難度挺大。 城市之窗首先要解決的就是技術難題。最初和設計軟體公司合作,發現設計軟體只解決了終端專賣店的呈現效果,設計、銷售、生產前後端環節沒有打通,前端設計師做好方案後,要轉換成生產技術資料,需要40個拆單員拆單,一個月產值只有100多萬元。定製品牌交期一般在30天左右,但剛開始城市之窗的交期需要兩三個月,根本沒辦法滿足客戶需求,也沒有辦法贏利。 怎麼辦?經過跟軟體公司溝通,城市之窗讓軟體公司把定製車間當作試驗田,經過半年多才搭建出前後端打通的架構。經過不斷的摸索和實踐,目前城市之窗的定製產品交期大大縮短,板式定製產品能夠做到20天交貨,實木35—40天能夠交貨。 聖蒂斯堡轉型之初也走了一些彎路。據介紹,因為沒有專業團隊,最開始萬恆通跟外部工廠合作,將定製產品外包給他們製造,但後來發現了很多問題,別人工廠首先要滿足自己的訂單,要貨非常困難,而且每個企業的核心工藝不同,生產也經常出現狀況。 因為定製家居要牽涉設計、溝通、量尺、安裝等很多的環節,對於什麼產品好賣就賣什麼的成品經銷商來說,還有很多不是很理解以設計驅動的銷售模式,推廣還有很大壓力。 對此,城市之窗的做法是將整個操作流程標準化,讓經銷商在操作過程當中更簡化。「對於成品家具企業來說,做好定製產品要先把基礎做好,包括前端銷售模式的標準化、定製產品的設計、柔性化生產,再向終端門店推廣。」 據介紹,從2016到2018年,城市之窗用心打造定製基礎系統。2019年才全面推廣全屋定製,並在9號館推出「易格」展廳,以成品為主導配套定製產品。今年,城市之窗在9號館4樓打造了一個以定製產品為主導,配套成品、軟裝的全屋整裝展廳,預計4月中下旬就將面世。 聖蒂斯堡則先找幾個有相同理念的經銷商做試點,跟著公司一起成長,經過不斷的摸爬滾打,逐漸向公司所有的經銷商進行推廣。 ... 轉型整裝定製東莞企業獨具優勢 「現在我們的新品牌,要求經銷商都必須要上定製產品。同時,我們對老經銷商也要引導轉型。試想,假如成品家具一個系列產品能夠賣到10萬元,再加入定製產品就能賣到20萬元,經銷商嘗到甜頭後,自然也會願意去做。」陳明亮說。 陳明亮認為,家居企業轉型做定製、做整裝,前期需要投入,可能不會馬上有收益,在轉型過程當中,還要解決人才的問題,包括管理人才、設計人才、安裝團隊。因為前期沒有訂單基礎,招人難,養人也難。 「所以,對於家居企業轉型定製、整裝,定位非常重要,老闆一定要有堅定的信念。聖蒂斯堡從2016年開始做定製產品,經過了很多磨合,在設計、生產和銷售等方面積累了很多經驗,2019年才開始爆發增長。」 湯敏和陳明亮均表示,通過他們公司的實踐後發現,在做整裝、全案過程中,成品企業具備自己的優勢。 傳統定製品牌有一個弱點是成品配套,成品企業的定製產品能夠和成品家具無縫對接,包括顏色、造型等都能夠高度融合,這是定製企業很難做到的,成品不是他們的強項。 而在設計師鄧衛波看來,對於主要針對中低端消費的傳統定製企業來說,整體空間的設計能力欠缺,這是很多成品家具、整木、建材、衛浴等家居企業的天然優勢。未來的整裝,設計師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通過設計來融合整裝供應鏈,將會讓家居企業更有優勢。 融合的過程也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的確,目前家居企業的定製、全屋整裝服務能力是有高有低的。 陳明亮建議家居企業涉足定製,一開始可以不用把攤子鋪得那麼大,前期在店鋪可以融入定製產品少一些,然後逐步完善。而城市之窗進入定製領域,是先從剛需市場開始切入,然後擴展到各個品類。 ... 名家具展助力莞企加速轉型整裝定製 針對行業目前的現狀,6月9日—13日,第43/44屆國際名家具(東莞)展覽會,設立了進階式的展區,將助力不同類型的家居企業發展定製和全屋整裝。 在4號館二層和8號館,入駐了圖森、博洛尼、華鶴、風鳥、聖蒂斯堡、瑪茲尼、寶居樂、如晶、菲利奇、卡翡亞、OOD、那庫、名墅、永和、匯豪、豪利等數十個有全屋整裝服務、全案設計能力的品牌,都將呈現他們的硬裝、軟裝一體化解決方案。 而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針對一些只有一部分功能空間定製能力的家居品牌,本屆展會在5號館二層設立了「功能空間定製館」。 功能空間定製館由名家具展組委會聯合中國建築學會室內設計分會東莞分會共同策展,以功能空間設計為主導,結合全屋定製功能模塊,通過整合時尚家具、個性化半定製等品牌企業,打造可體驗的沉浸式局部定製空間場景。 功能空間定製館的參展品牌涵蓋家具、建材、衛浴等不同的品類,從局部的空間開始轉型定製,如辦公定製空間、兒童家具定製空間、衣帽間空間、衛浴系統空間等等。 國際名家具全屋整裝定製展暨東莞國際設計周執行總經理余旭輝表示,全屋定製、全屋整裝是一個萬億級以上的大蛋糕,對於一些產品能力強,目前仍未涉足定製、整裝領域但有意轉型的家居企業,名家具展組委會與策展機構將幫助他們導入定製資源和設計師資源,幫助他們對接落地。 而名家具展組委會與萬物家合作打造的「無邊居所——設計師生活樣板間」,則是家裝工業化的全屋整裝供應鏈融合。吳濱、曾建龍、孟也、仲松等四位大牌設計師將帶領家居供應鏈企業,從建築規劃開始,到硬裝、軟裝、家具配套,打造四個可以直接入住的拎包入住樣板房,並實行五星級酒店管理,不僅將在展覽現場展示,而且將與房地產企業、高端業主等進行對接落地。 【記者】盧真偉 【作者】 盧真偉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內容簡介

  ◎「你想在這間公司,做什麼樣的事?」
  ◎「如何成為公司總經理?」你問過自己嗎?
  ◎「你覺得自己應該做些什麼,才能提升目前的工作表現(待遇)?」
  

  關於工作與生活,人都有自己的答案,但不知道問題是什麼。
  全日本最會問問題的專家粟津恭一郎,
  光靠問大老闆、問主管、問工作者問題,就創造出千萬元收入,
  許多大老闆捧了錢,
  非要請他來公司一趟,只為了「被他問問題」。
  
  「為什麼企業要花大錢,請我來問?」因為知道答案不稀奇,網路查馬上有,
  但優秀的人與普通人之間的不同,就在於問了什麼樣的問題。
  「好問題」比答案更讓人刮目相看
  
  ◎人的行為其實受問題支配,而非答案。
  .公司成員常問些什麼,組織就有什麼風氣!
  老問數字,代表老闆最在乎是否賺錢;
  主管常問想法,而非直接給部屬答案,代表公司重視創新,
  每家公司重視的價值觀,都會反映在提出的問題中。
  
  .長官突來的問題,讓我思考工作的意義:
  「你想過如何成為這家公司的總經理嗎?」
  「應該做些什麼,才能提升目前的工作表現(待遇)?」……從此,
  我時常詢問自己對於工作的定義,有助釐清未來目標,不虛耗時間精力。
  
  ◎「問得好!」並不難,好問題有三種!  
  .想拉近交情,就多問容易回答的小問題,只是這問題無法帶來新想法。
  「你最近高爾夫球打得怎樣?」答案一定是……,
  有個所有人都樂意回答的萬能小問題,你知道是什麼嗎?
  
  .檢討工作時,口氣出問題,好問題也變成壞問題。
  「你不打算結婚嗎?」「這又是你做的好事?」「你的表現怎麼會這麼差?」
  「你為什麼會住在這種地方?」有批評意味的,都是壞問題。
  那,檢討工作時怎麼問,不會引起對方防衛心、壞感覺?
  
  .有些問題能讓對方思考,但多半很難回答,這是大問題,所以容易冷場。
  「你覺得自己跟其他競爭者比起來,屬於哪個等級?」
  「面對全球化趨勢,你打算如何因應?」
  
  .讓大哉問容易答、讓小問題得到啟發,就是好問題,
  讓對方樂意回答、還能帶給他新的觀點!
  「這次推出的新商品,你覺得如何?」
  「你覺得怎麼做才能提升整體業績?」
  好問題有八個特徵,但重點是一定得是開放式回答。
  
  ◎誰都想問好問題,你可以這麼問!  
  .錄下自己的發問,刪掉多餘前言,想問啥就直說:
  「我只是想問問看……」「雖然這問題可能很蠢……」(很蠢你還問!)
  「可是……話是這麼說沒錯啦……」都是沒有意義的贅語,反而打亂談話的節奏。
  
  .空話說多對方會火,問題扼要是禮貌!
  想引導對方思考,利用「你認為怎麼做會更好?」的方式最有效!
  回應時以「我」為主詞,對方會認為這是「你個人的想法」,較能放開心胸接納。
  
  .注意時機、地點、場合:
  問人過失,要找一對一的私下場合;對方在與別人交談時,也別插話問問題。
  還有,彼此問答時其實有最佳的位置與距離,你坐對了嗎?
  
  聽來的答案過了就忘,自己想到的不必記、忘不掉,
  好問題絕對不是「Yes或No」的是非題,
  而是能讓對方容易回答、樂於談論、習慣分享!
  
  (最後,當然要問個問題,最能讓對方產生正向改變的問題,
  你知道是什麼嗎?)  
  
名人推薦


  張國洋/大人學及ProjectUP聯合創辦人
  王介安/資深廣播人、GAS口語魅力培訓®創辦人
  柯振南/悅思捷管理顧問有限公司總經理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粟津恭一郎


  高起(Coach A)股份有限公司董事。
  日本中央大學研究所戰略經營研究科客座教授。
  國際教練聯盟(ICF)專業認證教練。
  一般財團法人生涯學習開發財團認證專家教練。

  出生於日本滋賀縣大津市。早稻田大學研究所亞洲太平洋研究科國際經營學專攻修畢。曾於Sony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事、經營戰略等職務,並派駐英國及德國。

  其後於2004年加入高起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以大企業經營者及未來的領導者為諮商對象,以領航教練的身分活躍於高起。在領航諮商方面的經驗及客戶數,在日本可說是數一數二的。

譯者簡介

林佑純


  淡江大學應用日語系畢業,曾在日商企業擔任祕書,現為專職譯者。熱愛旅遊及接觸世界各地文化,相信任何類型作品皆有迷人之處。翻譯作品類型有奇幻、文藝、心理、財經、休閒等,期許自己成為廣度、深度皆具的日文譯者。
  
  譯有《用心的草率》、《管理你的慌張》、《人才或廢柴,主管如何一句話聽出來》(以上皆為大是文化出版)。

目錄

推薦序一 一個好問題,讓生命更美好!/王介安
推薦序二 問個好問題,激發好創意,開闊更廣思維與視野/柯振南
前言 人通常自己有答案,但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裡

第1章 人的行為其實受問題支配,而非答案
1. 「好問題」比答案更讓人刮目相看
2. 長官突來的問題,讓我思考工作的意義
3. 「如何成為公司總經理?」你問過自己嗎?
4. 改變問題,就能改變所見到的事物
5. 聽來的答案過了就忘,自己想到的不必記、忘不掉
6. 大腦很享受解謎的過程,喜歡好問題是本能
7. 你提出的問題,決定你是誰
8. 擔心建議不被採納?問個問題、先別給解答
9. 管理者講到唇焦舌敝一定無效,請以提問領導
10. 公司成員常問些什麼,組織就有什麼風氣
11. 沒有特定答案的問題,最能使觀念內化於人心
12. 越是缺乏專業背景,越能問出好問題

第2章 「問得好!」並不難,好問題有三種
1. 老當句點王?因為問錯問題了
2. 想拉近交情要多問的小問題
3. 小問題最容易被人罵蠢
4. 先有小問題,才有好問題,多聽
5. 最佳小問題
6. 不易回答、排斥去想的,別問
7. 口氣出問題,好問題也變成壞問題
8. 刷存在感的發問,下場是不成氣候
9. 大問題與壞問題的差別
10. 功過檢討要引導,把「他責」轉為自責
11. 私事怎麼問,壞問題建立好交情
12. 了結心中未完的議題,這種發問效果驚人
13. 讓大哉問容易答、讓小問題得到啟發
14. 八要領,大問題小問題壞問題都變好問題

第3章 誰都想問好問題,這麼問
1. 用眼睛傾聽
2. 事先列好問題清單,然後別照著問
3. 臨場發揮,問他:人時地物如何為何
4. 用發問來答覆對方的問題
5. 空話說多對方會火,問題扼要是禮貌
6. 心態正面積極,負面問題變成好問題
7. 問未來,大問題就不會變壞問題
8. 錄下自己的發問,刪掉多餘前言
9. 注意時機、地點、場合

第4章 好問題,平常就要這樣刻意練習
1. 想二十個你平常會問自己的問題,寫下來
2. 用小問題揣摩對方有興趣但沒問過的事
3. 根據對方慣用字彙,推斷他的價值觀與目標
4. 蒐集對方三V後,問他人時地物如何為何
5. 隨機排列、任意組合三V

結語 不只用在工作,家人親子更實用
謝辭
參考文獻
給讀者的推薦書單
 

推薦序一
  
一個好問題,讓生命更美好!
資深廣播人、GAS口語魅力培訓®創辦人/王介安

  
  在生活中,我們會問非常多不同的問題,其中知識性的提問最多,尤其是學生對老師、孩子對父母、員工對長官,想要得到某些知識,不恥下問是不二法門。
  
  還有很多問題,探究的是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因為問了某些問題,你會了解對方在想什麼?也會了解對方的性格。例如:「你覺得這件衣服好看嗎?」、「這樣的做法適合嗎?」
  
  甚至,提出一個好問題,會引導出對方的一個好觀點,也會帶著我們用不同的角度思考事情,更會引導被提問者去思考某些更深層的議題。
  
  本書特別提到了不同的人格特質,會問出不同的問題,尤其是「問自己的問題」:「發生這件事,未來我應該如何避免?」、「我得怎麼做?才可能改善彼此的關係?」、「未來我想要過怎樣的生活?」、「現在的我快樂嗎?」這些問題都可能改變自己對生命的感受。
  
  另外,一個優秀的職場工作者在不同的位階上,分別會問自己什麼問題?總經理會問自己什麼問題?一個工程師會問自己什麼問題?「未來十年,產業會發展成什麼樣子?」、「你實現這個夢想的動機是什麼?」、「還可能有其他的點子嗎?」好的問題,也反映出一種胸襟和高度。
  
  作者在書中把問題分成小問題、大問題、好問題、壞問題,值得大家在提問的時候思考。不同的問題,會產生不同的影響力。本書的內容也提到,在人際互動中,最糟糕的就是「壞問題」,這和我們的研究不謀而合。這種問題是一種挑釁,會讓人際關係的互動越來越糟,這類問題也最沒有建設性。例如:「我真搞不懂,你的態度為什麼這麼差?」、「你難道不知道,這件事不應該這樣做?」像這類帶有挑釁意味的問句,真的建議大家在生活與工作中,將它從你的話語辭典裡刪除吧!
  
  書中也探討了5W1H的提問法。一直以來,5W1H都是很犀利的提問工具,使用得當,還能創造不錯的人際互動。尤其在「採訪學」中,5W1H更是必要的練習。我從事媒體工作多年,這個提問原則在採訪明星、藝人的時候,幾乎是亙古不變的原則。或許我們常在做採訪、教學,也探討人際互動過程中的交流、提問技法,所以應用起來比較純熟。許多學員紛紛詢問,他們表示這樣的提問法並不容易落實,其實,只要「有意識的」不斷練習,好的提問方式就會不斷的在你的血液中流淌。
  
  透過這本書,讓現代人重新思考「提問的力量」,一個好問題會創造很大的正面影響力,問別人、問自己,都是如此。讓我們為自己,也為他人,想個好問題,相信會讓生活與工作產生更正面的動能,也會讓生命更美好。
  
推薦序二
  
問個好問題,激發好創意,開闊更廣思維與視野
悅思捷管理顧問有限公司總經理/柯振南

  
  人們從小就有好奇心,會本能的不斷提出疑問。而在職場中,我們不也常提出問題,或接受上級主管的詢問,可見提問與回答是日常生活或職場中常碰到的情境。然而,如何在應答間,讓彼此都能獲得正面的思考與回應,就得仰賴良好的提問技巧。
  
  美國教育學家杜威說:「明確的指出問題,就等於解決問題的一半。」我個人也認為,真正解決問題的好點子,往往不是先找解答,而是先問對問題,找到關鍵核心。而在尋找癥結的過程中,提問便是重要的一環,畢竟先有好問題,才能有好答案。同理,在我們學習的過程中,提問也是經常使用的策略。
  
  問題會讓人在無意間思考,透過腦力激盪找出更好的點子,好問題可以打破人與人關係的藩籬,並帶來嶄新的觀點及想法。身為輔導顧問的我,常要為企業進行診斷,而過程中免不了一定會提出許多問題。我也在這過程中,深深感受到提問的重要,因為問對問題是診斷成功的第一步!然而,常見到企業人士通常什麼也不問,卻習慣直接找對策。換言之,人們不習慣「找問題(把脈)」,卻很習慣「找解決方案(藥方)」。
  
  本人在企業界及從事輔導顧問工作累積了30年的經驗,所秉持的理念是鼓勵思考、激發創意,因此在企業服務、擔任主管期間,很少直接告訴部屬如何做,而是透過不斷的問答方式引導、激發部屬思考。當然,提問題不是只針對別人,也應該隨時自問,如:「這樣的做法是否還有改進空間?」、「別人的一些處置措施,若換做是我,會如何處理?」、「如果我是這家企業的經營者,會怎麼做?」用各種提問來提醒、鞭策自己,或讓自己站在更高的位置思考,如此可以不斷的檢視、反省自己,透過這種提問反思修正,無形之中能力就提升上來。拜讀此書後,發覺作者有許多精闢的見解,讓我學習到一些問問題的竅門。
  
  作者在書中把問題分為小問題、壞問題、大問題與好問題等類別,問對問題更可以獲得正面的啟發與良好的人際關係。當你提問失當時,可能會冒犯對方,造成尷尬場面。同樣的問題換個不同的問法,得到的效果也會不同。千萬不要將小問題問成壞問題,因此在提問前應先做好相關的調查準備,並思考被詢問者的背景,也要注意提問時的場合、時間、肢體語言及問題本身等因素是否適當,思考應從何處開始問起、如何延伸到問題的核心等。本書將會引導你學習問問題的訣竅,增進在職場上的人際關係與問題發掘能力。
  
  本書中舉出實務面的許多案例,對照好與不好的提問方式,可幫助讀者更容易學習如何運用好的方式,來導引出創意的思維,與蒐集到更深一層的內容資訊,這是一本值得推薦給讀者的好書。  

前言
  
人通常自己有答案,但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裡

  
  我是粟津恭一郎,我的職業是「領航教練」。
  
  這算是比較少見的職業,有些讀者可能對這個職業的工作內容,沒什麼概念,簡單用一句話來形容的話,領航教練的工作,就是負責問問題。
  
  我問問題的對象,主要都是大企業的經營者。我會以大約兩~三個禮拜的頻率為主,和這些客戶安排「領航諮商」的時間,以一對一的方式向對方提問。通常我的手上有二十幾位客戶,所以幾乎每天都會花上幾個小時,與不同企業的經營者諮商。
  
  在諮商排程外的時間,我也常思考下一次的議題,例如「要達成客戶的目標,怎麼提問比較有效?」、「什麼樣的問題,才能讓經營者更容易成功?」等等。我已經做這份工作十年以上,我深信自己是全日本對於問問題最有研究、也確實付出行動的少數人。
  
  在領航諮商時,我曾提出許多不同的問題。
  
  除了能輕鬆回答的問題外,有時我也會為了促使客戶達成目標,刻意指出對方可能不想面對的痛處。因此,在過程中惹惱客戶,幾乎可說是家常便飯。
  
  不過,大多數的客戶仍願意委託我為他們諮商。其中有些人也曾表示:「經過粟津先生那樣的諮商提問之後,我的工作狀況改善不少。」因此他在擔任企業經營者的五、六年間,都指定我提出諮詢,甚至有段時間我因此沒辦法接新的客戶。
  
  與極其忙碌的經營者們排定時間,問了一連串問題卻沒給答案,還能收取報酬──為什麼會存在這種職業呢?背後的原因只有一個:「好的問題,能夠導引自己與他人的人生,往更好的方向前進。」
  
  提問力,會讓人生產生巨大差異
  
  至今曾找我提問的客戶,總計大約近兩百家,囊括了不同公司及業界的經營者們。在這當中,每個人想解決的問題都不太一樣,對於未來發展的願景,沒有人是完全相同的。
  
  只不過,這些經營者之間都有個共同點,那就是越被人稱為成功人士的大人物,往往越能向自己或他人問出好問題。換句話說,這些人都擁有極高水準的「提問力」。
  
  在我實際與這些在社會上、在周遭人眼中特別優秀的人接觸之後,也常打從心底佩服他們。長年下來,我了解了一件事,就是優秀的人與普通人之間的不同,就在於問了什麼樣的問題。
  
  你平常可能不會特別注意到,其實我們生活中的許多對話,都是由問題及回答構成的:
  
  「早安,你今天是幾點出門的?」
  
  「大概七點左右吧。」
  
  「我上週拜託你處理的資料,進度如何呢?」
  
  「大概今天下午就能完成。」
  
  「晚上要不要去喝一杯?」
  
  「好啊,也約鈴木一起去吧?」
  
  各位不妨回想一下,最近與別人之間的談話,就能發現對話的內容,大多都是提問或是回答。
  
  此外,許多人也會下意識的重複問自己問題。像是一些生活中的小細節:「今天會下雨嗎?」、「會議是幾點開始?」、「昨天那封電子郵件,我回覆對方了嗎?」或是回顧過往,思考有關未來的問題:「我當初到底是為了什麼進這家公司的……?」、「在離開人世之前,是不是有什麼事,是我不做就一定會後悔的?」
  
  多數人大概都不知道,我們心中的問題,正是切換外在行動的按鈕。我們透過詢問自己、找出解答,再進一步付諸行動。
  
  這也表示,如果我們每天都只問自己同樣的問題,人生將不會有任何變化。如果期望人生能有所突破,就必須試著多問自己一些不一樣的問題。
  
  事實上,許多成功人士也無法滿足於一再問自己同樣的問題,因此都會努力找出新的疑問(所以,他們找上我)。因為他們知道,新的問題能夠衍生出新的行動,這也正是通往成功的絕佳途徑。
  
  既然在社會上被譽為成功人士的這一群人,是因為懂得提出好問題,進而締造驚人的成果與實績;那麼,只要掌握了成功人士「問問題的技術」,任何人都應該能得到通往成功的入場券。
  
  無論是誰,懂得活用問問題的訣竅,除了能讓工作更順利,也可望提升整體生活的品質。換言之,掌握好問題,就等於掌握了美好人生,不僅如此,還能有效提升與周遭人的人際關係。因為透過問他人問題,便能引導對方邁向更美好的人生。
  
  為種種「問題」苦惱的人,其實困住他們的,往往是不願面對的「答案」,他們可能會因為你的提問,而找到突破的契機,走向更明朗的未來。你提出的問題,或許會一輩子存在於朋友或同事的腦海中。提升提問的品質,不僅會改變你個人的生活,也能更豐富他人的人生。
  
  只不過,在各種問題中,不只有好問題存在,也包括了壞問題,它們可能會讓談話對象感到沮喪,進而讓雙方關係更惡化。其他還包括能促進人際關係,但較不具有啟發效果的小問題,以及雖然不容易回答,卻具有十足提示意味的大問題。本書也會針對這些問題的種類和特性,盡可能舉出實例,詳加介紹。
  
  由於領航教練這個職務,必須遵守保密責任,因此書中案例的人物或狀況設定,可能都會有些許更動,但其中有關問題的本質,都是我從長年工作中累積得來的經驗,足以應付多種不同的場合。
  
  本書講述的問問題的技術,如果能藉由各位廣為流傳,為更多人的人生有所貢獻,那對於以提問為職業的我來說,將會是無上的榮幸與喜悅。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9511629
  • 叢書系列:
  • 規格:平裝 / 224頁 / 25k正 / 14.8 x 21 x 1.33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本書分類:> >

內容連載

「好問題」比答案更讓人刮目相看
 
前NHK記者、現為自由記者的池上彰,時常活躍於電視節目與新聞節目;他常以簡單明瞭的方式,解說艱澀的政經議題,並因此聞名。
 
池上最廣為人知的一句話是:「真是個好問題!」常看電視的日本觀眾想必也都時有耳聞,能讓傲氣的大師脫口而出讚賞,是最大的肯定。
 
在他主持的知性節目中,可以見到那些受他稱讚而面露喜色的藝人。提出的問題受到他人讚賞,是多麼開心的事!總是負責提問的我,非常能理解這種心情。
 
不過話說回來,究竟什麼樣的問題,才算是「好問題」?
 
我想,絕大多數的人應該都沒有學過如何提出好問題吧。因為工作性質的緣故,在工作或私生活中,只要與他人見面,我都會問上一句:「有沒有學過提出好問題的方法?」但到目前為止,我還沒遇過有哪個人能信心十足的回答我:「學過。」
 
在學校課堂上,老師時常會問學生:「有問題的人請舉手!」此時舉手提問的學生,通常都會被稱讚積極向上;也因為會受到讚美,大家都會覺得提問是件好事。
 
但是,日本文部科學省(譯註:相當於臺灣教育部)頒布的課程綱要中,幾乎沒有提到有什麼課程是關於如何提出好問題的。也就是說,大多數的人活到現在,多半是以自己的方法提問。
 
因此這種自己養成的提問技巧,其問題的品質和提問的方法,都會因人而異。或許正因為是在無意間習得的技巧,幾乎沒有人能正確的體認到問對問題有多麼重要。
 
因此,我時常會勸身邊的人,應該多多學習、了解「問問題」這門學問。正如我在前言中提到的,加強提問技巧除了能促進我們的人際關係,更是和我們自身及周圍的人能否過得更好密切相關。
 
從我擔任領航教練以來,耗費了許多時間思考提問的意義。先前也曾提過,領航教練的工作就是提問,而在這十年之間,我也確實一天到晚都想著關於提問的事。
 
最後,我終於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人會受問題所支配。人在打算採取行動前,通常會先問問自己,然後才下決定。
 
例如,如果明天有一場重要的商務會議,我們通常會在前一天問自己一些問題,像是:「明天是約幾點?」、「要事先準備什麼資料,才能讓會議順利進行?」就像這樣,我們會先在心中問問自己,然後決定出門的時間,或事先該準備的會議資料。
 

 

 

UUTT77EEEE5515TYDWS

 

 

 

文章來源取自於:

 

 

每日頭條 https://kknews.cc/home/9vbqbaq.html

博客來 https://www.books.com.tw/exep/assp.php/888words/products/0010761992

如有侵權,請來信告知,我們會立刻下架。

DMCA:dmca(at)kubonews.com

聯絡我們:contact(at)kubonews.com


苗栗免費丈量耐刮地板桃園樓梯防塵地板苗栗輕工業風醫院地板
苗栗木地板推薦 新竹溫布利橡木歐盟認證地板 桃園世紀原橡UV防刮地板新竹北區木地板刮傷處理 桃園石紋圖書館地板 桃園防火大理石地板新竹東區地板隆起鬆動空心修繕處理‎ 苗栗養身膠帶餐廳地板 苗栗架高醫院地板桃園2020地板材質推薦 桃園趨勢系列防貓抓地板 桃園義大利兒童遊戲室地板蘆竹地板翻新 台中複合式地板SPC地板 台中哥倫比亞深橡歐盟認證地板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hfx45aa81w 的頭像
    hfx45aa81w

    網路好康優惠報.

    hfx45aa81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